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22年,佛山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黨中央和粵黔兩省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好“三個轉向”,扎實有力推進東西部協作各項工作,助力我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我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共譜東西部協作新篇章。
踔厲奮發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浨瓍f作工作隊黔東南工作組緊緊圍繞中央賦予貴州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的戰略定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精準對標對表中央要求和國家考核評估標準,精細落實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各項舉措,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黔東南州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領導小組指揮下,工作組會同州直部門緊盯項目和資金,切實做到調查研究深、項目謀劃早、資金到位快、程序規范足、跟蹤推進實、資金管理嚴、群眾受益好。2022年,我州獲得佛山市各級財政援助資金8.065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405項。安排產業發展資金4.5067億元,占比約56%;安排穩崗就業資金7699.1萬元,占比約10%;安排8545萬元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I集社會幫扶資金1.2470億元,用于補齊教育醫療短板,加強廁所革命、鄉村消防等人居環境整治,提供防疫、救災物資,提升黨支部基地建設,設立助學助教基金等諸多方面?!绊椖恐\劃三結合”“項目推進三把關”“項目雙審”“資金雙簽”的系列做法得到國考評估組現場高度肯定。
合作共建 助力“橋頭堡”打造建設
2022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明確支持黔東南州重大工程項目103個、重大政策117項、試點示范21項。
佛山市有資本、有市場,黔東南州有資源、有生態,兩地優勢互補。佛山市以“黔東南所需、佛山所能”的責任擔當,積極溝通兩地有關單位,努力匯聚各方資源,全力落實“橋頭堡”政策,助力我州加快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以共建“雙園區”為核心,推動建設產業轉移示范區。2022年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166家,實際到位投資額49.1920 億元。通過資金支持、規劃設計、人才支撐、項目共建、聯合招商等舉措,合作共建1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8個工業園,引導112家企業入園,新增投資額達31億元,實現建一個成一個的目標。
以共建“雙基地”為抓手,推動建設生態旅游康養區。持續建設“兩茶一藥”示范基地100個,涉及面積11萬畝(1畝=0.0667公頃)。引導60多家企業申報創建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圳品”認定。開展“佛黔文化旅游周”等活動,面向大灣區推出 9條旅游精品線路,開通大灣區游客打卡黔東南“橋頭堡專列”,累計吸引519萬名廣東游客。
以“雙鏈融合”為方向,推動建設雙向開放先導區。圍繞人力資源做文章,推動黔東南州技能人才培養鏈無縫對接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產業鏈“雙鏈融合”。通過針對性培訓和組織服務,幫助黔東南州務工人員到廣東省穩定就業35859人。推動黔東南州16所中等職業院校與62家大灣區企業簽訂協議,合作共建約30類專業。企業投入學校資源達1311萬元,2940名學生在企業實習和就業。
以“雙組團幫扶”為基點,推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增進民生福祉,努力擦亮“組團式”教育幫扶、醫療幫扶的“金字招牌”。教之以法、授人以漁,創新推動“校長(院長)+中層管理+骨干教師(醫生)”全方位幫扶模式,“組團式”幫扶呈現“數量多、覆蓋廣、水平高、口碑好”的特點。
各界參與 繪就鄉村振興“協作藍圖”
協作幫扶就像一粒種子,催生著鄉村振興各個項目在黔東南大地上生根發芽。
2022年夏季,在臺江縣臺盤村(粵黔共建鄉村振興示范村)舉辦的黔東南州“村BA”籃球聯賽、佛黔協作——美麗鄉村籃球交流賽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國內主流媒體持續關注,“村BA”火爆出圈。佛山市積極塑造我州鄉村本土文化新品牌,投入協作資金,建設黎平縣肇興侗寨侗族大歌研學基地,丹寨縣石橋村、從江縣占里村古法造紙工坊,雷山縣南猛村蘆笙舞廣場,切實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
佛山社會各界全力支持我州積極探索一條“特色產業美、人文內涵美、生活環境美、社會和諧美、百姓生活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佛山市立足我州資源優勢,做好 “魚、木、藥、果、游”5篇文章,因地制宜協調一批大灣區行業龍頭企業來黔東南州投資興業,初步形成以碧桂園集團、廣東澳益農業公司、佛山市盛偉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盛世泰合公司、廣東勁農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口岸國際旅行社等一批骨干企業為產業鏈龍頭的漁業水產、木材家具、中藥材、農產品加工、旅游民宿等5大產業全鏈條,推動我州鄉村特色產業新發展。
借鑒佛山“五美”專項行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四小園”等做法,投入協作資金3.17億元,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打造錦屏縣令沖村、天柱縣共和村、丹寨縣石橋村、三穗縣柑子院村、施秉縣黑沖村等64個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繪就我州鄉村生態田園新圖景。
探索鄉村組織振興新模式。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形成的資產按照國家要求確權到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成為村級黨組織發展經濟的有力支撐。村干部在推進落實協作項目中,增強了市場觀念,開闊了視野,逐漸成為鄉村致富帶頭人。雷山縣南猛村、從江縣占里村等吸收借鑒佛山推動“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有益經驗,完善村規民約、吸納佛山人才擔任“名譽村長”、建設積分超市和公共法律服務站等,逐步形成黨組織領導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走進雷山縣南猛村,一陣鄉村文明新風撲面而來。佛山市順德區與我州雷山縣立足南猛村自身優勢,充分用好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勠力同心攜手打造鄉村振興南猛樣板,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南猛經驗,并逐步向全縣154個村寨復制推廣。
2022年12月14日,佛山·黎平東西部協作循環水養殖鱖魚示范園正式開園投產。與此同時,在臺江縣臺盤鄉占地面積約220畝的鱘鰉魚三產融合產業園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著。佛山市發揮自身優勢,結合我州資源稟賦,把發展現代漁業作為佛黔產業協作的重要內容,助推我州鄉村振興產業經濟更上一層樓。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佛山和黔東南州,將在奮進新征程中攜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力推動佛黔東西部協作繼續走在前列。(記者 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