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煩心事’,就像‘無頭蒼蠅’不知道找誰,現在家門口就有人說理,有‘明白人’評理,讓人倍感欣慰?!苯?,說起身邊的變化,貴州省鎮遠縣?陽鎮盤龍社區居民李啟英一個勁夸贊“管家”的好。
近年來,貴州省鎮遠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平臺,立足古城文化特色,聚焦縣域資源整合,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著力在“一線實踐、志愿服務、文化傳承”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新陣地,把新陣地建成群眾家門口的新家園。
一線實踐當“管家”
“她經常分享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崗位等信息,讓我在收獲‘一技之長’的同時,也找到了稱心如意的‘鐵飯碗’?!苯?,鎮遠縣?陽鎮聯合社區唐燕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管家”們豎起了大拇指。
唐燕口中的“管家”,來自鎮遠縣人社局的黨員干部。按照縣里的統一要求,人社局采取“坐班+輪班”方式,安排了單位50%的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按照“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服務共融”原則,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道德講堂有機融合,有效提升了基層陣地服務效能,產生了“1+1>2”社會效益。
今年以來,鎮遠縣從60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1198名政治素質過硬、綜合能力突出、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切實為增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力量。同時,將古城13個社區按服務區域劃分為61個網格,實施網格精細化管理,定格定人,定事定責,推動社區高效治理。
為充分發揮下沉干部隊伍作用,實施了“縣級指導、部門和鄉鎮聯幫、社區主抓”的“三級聯動”機制,確保每個社區每天有一定數量干部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切實將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帶下去,推動日常辦公、便民服務、民意收集、穩崗就業、糾紛調解等工作,實現“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情在網格結”的效果。
“下沉社區既推動了本職工作落地見效,又幫助群眾掌握就業的‘敲門磚’?!辨傔h縣人社局下沉西秀社區的網格“管家”代林說,通過送就業創業等惠民政策“上門”,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今年以來,幫助1600余人實現就業創業,收集社情民意165條,解決居民急難愁盼事項112件。
志愿服務解“愁盼”
“太感謝了,我以前對法律法規一知半解,如果沒有郭律師的詳細解釋,我和原房東差點‘訴諸公堂’,我回去就要求物業趕快維修,也會承諾不會將樓頂公共區域改造成私家花園?!弊叱鲦傔h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姚先生緊握法律援助志愿服務律師郭棟的手說。
釋法明理,苦口婆心,讓情緒激動的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地把問題說出來,在擺事實、講道理中把矛盾化解,讓彼此雙方和好如初。這不僅是法律援助志愿服務群眾的一個鮮活事例,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長期從事志愿服務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鎮遠縣以精準服務群眾為核心,以打造特色品牌為抓手,堅持“文明實踐、精神加油、人文關懷”的定位,將法律援助志愿服務工作充實到全縣129個村(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中,推動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服務群眾格局。
同時,積極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線上“移動載體”,采取“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方式,做到線上有平臺、線下有組織,實現志愿服務活動有效覆蓋。引導各行業領域的專業力量和社會力量深入鄉村、社區等基層一線,開展電影公益放映、文藝下鄉、理論宣講、法律援助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讓“黨建紅”“志愿紅”成為鎮遠大地上最靚麗的風景。
目前,鎮遠已形成“鎮青志遠”“黔靈家政”“護學崗”等志愿服務品牌,已組建10支文明實踐常備志愿服務隊伍,129支村(社區)志愿服務隊,60余支志愿服務社團隊,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000余場,直接服務群眾5余萬人次。
文化傳承引“風尚”
“我現在一把‘老骨頭’了,現在只想多帶幾個徒弟,讓他們掌握雕刻龍頭的‘竅門’,確保傳統文化后繼有人?!闭诠ぷ魇抑笇降艿摹顿慅堉邸贩沁z傳承人皇安東說道。
皇安東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目《賽龍舟》州級代表性傳承人,依托技能工作室,開展技能傳承培訓,有效發揮人才引領作用,傳藝授徒20余人,帶動傳統非遺文化行業煥發新活力,實現非遺真正“活”起來。
近年來,鎮遠把文化傳承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依托豐富文化資源,開展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和傳承人的培養工作,建立非遺傳承人才信息庫,實行定期維護、動態管理。同時,開展各級“非遺”名錄認定和申報工作,建立“非遺”名錄體系,完善名錄項目、傳承人、傳習所、傳承基地“四位一體”的保護與傳承機制。充分發揮老藝人作用,采取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面對面、手把手教學,著力建強“非遺”人才隊伍。2022年來,開展非遺傳承項目培訓班3期,培訓150余人次。
此外,鎮遠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宣傳“主陣地”,精心謀劃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靜態非遺展示、動態活動展演、非遺知識競賽等活動,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保護、人人共享的社會氛圍,切實以文化傳承引領社會風尚。
每年端午,鎮遠都要舉辦傳統龍舟文化節,八方客人云集古城,活動當天,萬人空巷,人們都聚集在?陽河兩岸和居民樓上觀看賽龍舟活動。這是鎮遠縣最負盛名、群眾最期待的一項群眾性文化活動。
目前,全縣已建成“非遺”展示館1個,出版發行《鎮遠非遺》圖書,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賽龍舟》數字化建設,擁有傳承人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