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困境中走來的人,他們往往更能感同身受?!耙驗樽约毫苓^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span>
作為2008年汶川地震的親歷者,嚴利平失去了家園,與丈夫來到我州三穗縣投親,并在此定居。
“當時地震以后,全國各地的人都去那里參加救援并幫助我們重建家園,讓我們看到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太多的人,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心中只有感謝?!眹览礁嬖V記者,來到三穗以后,家里的條件慢慢好了起來,也有了一點能力,就想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2011年,嚴利平和丈夫用做生意賺的第一筆錢,自發到偏遠的良上小學捐贈,給困難孩子們帶去助學金和過冬棉絮,幫助他們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后來,嚴利平一直堅持自發捐贈助學金,直到2014年她成為常春藤圖書社的一名志愿者,開始參與常春藤圖書社的志愿服務活動。三穗縣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絕大部分農村家庭選擇外出務工,很多兒童留守在家。由于父母陪伴少,教育聯系少,父母角色弱化,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內向、孤僻的心理情況。為幫助留守兒童,嚴利平帶領學生志愿者們在圖書館陪伴留守兒童們一起讀繪本,講故事,做游戲,讓他們在假日里不再孤單,為了讓孩子們能夠與在外務工的家長們多加溝通和聯系,她還貼心地在圖書館安裝了安心電話,讓每一個思念爸爸媽媽的孩子都可以通過電話,時時與家長們分享歡樂。
2018年嚴利平加入黔東南州青鳥公益助學會,積極參與貧困生走訪,給大山孩子的家里帶去了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捐贈的助學款,四年來她和許多青鳥志愿者一起幫助了很多山區里的孩子走出大山。騰訊99公益日,她自發組織志愿者捐助,三天內為三穗縣留守兒童之家募集捐贈款10萬余元,為走出大山項目募集捐贈款3萬余元。除了致力于助學公益以外,嚴利平還是一名優秀的家庭教育指導師。2021年,她多次參加三穗縣第一中學的家校共育公益課程,針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早戀及迷戀手機等問題,她選用身邊案例,設計了吃“凍土豆”感受戰爭等情景教學課程,在學生中引起巨大反響。
“當志愿者的這十幾年的時間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這個行列中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志愿服務也是需要傳承的?!?022年3月,三穗縣巾幗志愿者協會成立,嚴利平擔任會長一職。
協會要做好,志愿服務活動不能少。目前,三穗縣巾幗志愿者協會共有志愿者一百四十余人,其中年齡最大70歲,最小6歲。在縣婦聯等相關單位的指導下幾乎每月舉行一次小活動,每季度舉行一次大活動:在八弓草市舉辦巾幗品牌推介會;通過愛心企業為三穗的塞頭幼兒園捐贈了園區的綠化設施;今年元宵節,為在一線值班的醫護人員和環衛工人送去了愛心元宵,讓她們即使在崗工作也能體會到節日的溫暖……
生活中需要一些感動,或親身感觸,或傳播觸達。嚴利平身體力行把志愿服務之光傳遞開來,讓更多的人攜起手來,行動起來,讓奉獻和愛心、文明和互助之風傳向更廣的天地。
2022年嚴利平被三穗縣文明委授予“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拔蚁M?,每一個人都能主動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社會便會達到一種真正的和諧與進步?!眹览秸f,志愿服務的腳步永不停歇。(記者 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