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wbr>
<wb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wbr>
<cente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center><small id="ce820"><tr id="ce820"></tr></small><small id="ce820"><div id="ce820"></div></small>
<small id="ce820"></small>
守正創新擔使命 凝心聚力奏強音——2022年臺江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時間:2023-03-04 23:16:31    來源:中共臺江縣委宣傳部 臺江縣融媒體中心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嘹亮號角,在黨和人民的奮斗歷程中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這一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州委、縣委決策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高舉旗幟、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一年來,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奮進拼搏、敢闖敢干,理論武裝持續深化,宣傳宣講深入人心,對外宣傳精彩紛呈,精神文明成果豐碩、文明新風勁吹苗疆大地,文藝文化繁榮向上,奮進臺江的主旋律更加響亮,“臺江故事”如春夜喜雨潤物無聲,如嘹亮號角催人奮進,凝聚起17.3萬臺江人民團結奮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奏響了筑夢苗鄉、燃情臺江的時代強音,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筑牢思想之基 用理論武裝立心鑄魂

  偉大時代催生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實踐。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舉旗定向,擘畫強國藍圖,引領復興航程。全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結合,不斷夯實理論基礎,筑牢思想之基、信念之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臺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2年10月16日,在臺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方黎灣社區內,對黨的二十大開幕會進行“同聲傳譯”,苗語現場翻譯,讓苗族群眾“近距離”地聽到黨的聲音,更快、更直接地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走進千萬家,今天我來說,黨的政策到苗家......”2022年11月14日,臺江縣老屯鄉長灘村舉行黨的二十大宣講活動,宣講隊成員吳炳學老人自編自導的苗語快板,獲得現場群眾連連稱贊。苗歌《我在臺江等你來》《花開滿枝頭》、快板《贊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逐一亮相,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理論+文藝”宣講方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傳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宣講深入人心。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一年來,臺江縣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新國發2號文件、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等重點內容開展宣講工作。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縣委主要領導引領示范,帶動各級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部門、幫扶村、企業、社區、主管行業等領域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全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迅速行動,制定周密宣講方案,組建縣委宣講團,以理論宣傳二人講、文藝作品鮮活講、苗漢雙語深入講、融媒體產品創新講等方式,開展分眾化、生動化理論宣講,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遍臺江大地。今年來,共組建縣、鄉、村三級200多支宣講隊伍,共計開展各類宣講600余場次,覆蓋5萬余人。

  理論學習入心入腦。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理論學習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基、干事創業之本??h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堅持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省委、州委、縣委重要會議精神和決策部署納入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引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及時學、跟進學、深入學、研討專題學。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相關學習制度,推動建立理論中心組學習旁聽機制,帶動全縣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年來全縣各級黨委(黨組)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等內容開展集中學習和專題研討共計290余次,切實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臺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理論研究深入推進。堅持研究先一步,理論深一層。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等會議和文件精神進行研討交流、研究宣傳和咨政建言。深入宣傳闡釋“中國村BA圣地”“五彩苗疆,銀繡臺江”的理論邏輯和生動實踐?!掇k好鄉村籃球賽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改革課題報告榮獲中央政策研究室《學習與研究》(2022年第10期)刊載宣傳,榮獲省委辦公廳《調研信息》(2022年第29期)刊登推廣,同時獲得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栋l展鄉村體育 推進文化振興——臺江“村BA”火爆全網的路徑演進、成因分析及策略推動》等理論文章得到省州等媒體的高度關注。

  如今,新思想的偉大旗幟高高飄揚,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成為苗疆兒女的思想共識和強烈心聲,轉化為奮力譜寫錦繡臺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實際行動。

唱響輿論主旋律 講好臺江精彩故事

  一年來,全縣宣傳文化戰線認真踐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鮮活生動的宣傳視角充分展示我縣在各行各業取得的成就和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良好精神面貌,切實營造良好的宣傳輿論環境。在各級各類媒體平臺刊發宣傳稿件5420余篇,其中國家級媒體刊發720余篇、省內外媒體刊發1600余篇、州級媒體刊發430余篇、縣級媒體刊發2670余篇,持續奏響團結奮進、穩定發展的主旋律,讓錦繡臺江的好聲音更加響亮、好故事更加精彩、好形象更加靚麗。

  主題宣傳強音律動。緊扣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開設【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二十大時光】【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見行見效抓落實】等二十多個專題專欄,為黨的二十大會前、會中、會后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9月12日,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我這十年 同心逐夢》報道臺江縣登交村,通過大灣區青年的逐夢視角,以小切口生動展示臺江十年的社會變遷。10月17日,在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策劃【二十大時光】,“村BA”作為該欄目第一期亮相,此次報道,賦予了臺江“村BA”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這一歷史性意義。11月2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道“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以臺江縣臺盤村鉚足干勁走上鄉村振興路作為開欄第一期進行報道,報道時長為5分鐘24秒,此次報道充分展示了臺江縣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踔厲奮發投身到現代化建設中的新舉措新思路。

  “村BA”品牌火爆出圈。今年夏天火爆全世界的“村BA”成為了我們臺江縣的靚麗新名片。在三輪賽事、三輪傳播中,宣傳部門積極策劃,跟進造勢,創新傳播手段,持續宣傳引導,臺盤“村BA”先后獲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駐美大使秦剛推薦以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和央視資深主持人白巖松等名人的關注和點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12個欄目累計報道“村BA”28次,累計報道總時長120余分鐘,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農民日報等中央級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報道,獲得全國各級各類1000余家媒體平臺廣泛關注和現象級傳播,網絡傳播量超過15億人次,成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對外宣傳的經典案例,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成為我縣外宣歷史上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

  對外傳播出新出彩。圍繞我縣工業經濟發展、“2+2+1”農業產業發展成效、民生保障事業等內容積極策劃宣傳選題,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邀請中央、省、州主流媒體到我縣開展系列集中采訪宣傳活動,組織縣級骨干記者和通訊員采編高質量稿件向各級媒體平臺推送,刊發了一系列接地氣、冒熱氣、有溫度的新聞作品。其中《貴州臺江:讓閑地充實“米袋子”豐富“菜籃子》《臺江枇杷豐收季 助農直播進行時》《貴州臺江:稻谷收割季 處處豐收景》等50余條稿件閱讀量超過百萬次,以正面宣傳樹立推廣了革一枇杷、臺江金秋梨、鯉吻香米等一批農特產品特色品牌。依托我縣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以苗族歌舞、非遺文化、銀飾刺繡等為主題,抓住重大民俗文化活動契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外宣精品。2022全國鄉村“村晚”展示活動暨貴州云匠村晚臺江會場,網絡直播受到50余萬群眾圍觀。2022中國·臺江施洞苗族獨木龍舟節活動網絡直播受到70余萬群眾圍觀,獲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贊并向世界推介龍舟競渡精彩視頻。CGTN西班牙語頻道大網播出《傳統也是時尚:刺繡繁榮》,展示了我縣苗族刺繡文化。貴州電視臺國際傳播中心《有朋自遠方來》講述國外青年做客臺江縣,體驗苗族文化,感受苗族風情的故事。鳳凰衛視、中央電視臺亞非中心等對臺江縣獨有的體育籃球文化和良好的鄉風文明進行報道,把臺江的好聲音傳出了國門,國際傳播更有力有效。

樹立底線思維 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和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論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決筑牢我縣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統籌指導各級黨委(黨組)按照《臺江縣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分工方案》等文件要求,抓好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貫徹落實。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制定《臺江縣新聞信息發布工作制度(試行)》等10多個工作方案和制度辦法,對新聞信息發布、網絡信息傳播等工作進行明確規范和提出要求。加強部門聯動協作,會同公安、工信、市監等部門,開展對電信詐騙、養老詐騙、民族宗教領域等開展專項排查治理。圍繞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為主線,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全力做好網上安全服務保障工作和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工作。組織召開臺江縣正能量網絡人士座談會,凝聚正能量網紅人士力量,引導臺江網紅人士樹立建設家鄉、宣傳家鄉意識,講好臺江精彩故事。深挖臺江鄉村振興、民族文化、鄉風文明等“亮點”和“閃光點”,通過網絡傳播發出臺江好聲音,不斷壯大網絡輿論主旋律。一年來,我縣網絡空間信息傳播健康有序,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輿論環境。

凝聚向善之力 弘揚文明新風尚

  翁你河畔,微風徐徐,波光粼粼,清澈明亮的河水倒映著兩岸的風景,休閑步道長廊綿延數公里,城市公園里散步休憩的群眾在這里打發愜意時光,街道干凈整潔、城市文明有序,文明之花開遍苗疆大地........

  文明創建鞏固提升。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過去一年,臺江縣以全面構建“處處是環境、人人是形象”的良好格局為總體要求,以全方位補齊“行、住、食、游、購、娛”旅游六要素短板弱項和高水平改善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為主要抓手,有力推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深化拓展、深耕厚植、深入人心,全縣城市容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顯著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大幅躍升。在2022年“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獲得全省排名第28名、全州排名第5名的好成績,在全省三類縣考核中排名第一,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文明力量。

  文明實踐深化拓展。全面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81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選取10個村開展“鄉風文明積分超市”試點工作,以“行為積分,積分兌物”方式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向善向上向好”活動,目前已有3200余名群眾參與到積分兌換活動中。依托民族團結食堂建設為載體,建設“一治二增三減四好五心”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改除陳規陋習,涵養文明鄉風。

  志愿服務有聲有色。全縣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名注冊志愿者23207人,服務時長人數14766人,注冊志愿服務隊伍243支,記錄志愿服務時長321700.21個小時。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四點半課堂”“婦女志愿服務隊”等常態志愿服務活動。將理論宣講與文藝表演相結合,把黨的政策、黨史知識、模范人物故事等融入歌舞藝術中進行闡釋。結合綠絲帶文明實踐活動,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各類活動。組織送文化、送電影進鄉村、進校園120余場,組織開展校園防欺凌、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講座30余場。

  臺江精神力量充盈。選樹先進典型,凝聚奮進力量,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臺江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方案》,發揮黨員干部、鄉賢能人的示范帶動作用,吳水根被評為第八屆貴州省“助人為樂”模范。突出“一村一特色”創建模式,抓好農村鄉風民風,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村。今年,施洞鎮崗黨略村獲評州級文明村鎮、臺江縣人民檢察院獲評州級文明單位、吳水根家庭獲評州級文明家庭,排羊鄉九擺村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臺江縣公安局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榮譽稱號,臺江縣消防隊獲全國青年文明號集體等,凝聚起了臺江縣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擦亮民族底色 促進文化事業新繁榮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座城市、一方水土的根。我縣堅持文以載道、文以傳情、文以植德,全力打造“五彩苗疆,銀繡臺江”品牌形象,加快建設苗疆魅力之城。

  文化標識更加亮眼。成功舉辦2022年全國鄉村“村晚”展演活動暨貴州云匠村晚臺江分會場、臺江縣苗疆姊妹廣場千人踩蘆笙及舞龍噓花民俗展示、第一屆(革一)枇杷節暨枇杷品鑒體驗現場會文藝演出、臺江縣2022年“喜迎二十大 文化進萬家”暨施洞苗族文化旅游景區宣傳文藝晚會等大型文化活動等活動。今年來,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文化活動共94場,累計觀眾143560人次。

  文藝精品不斷涌現。分別在臺江縣《苗疆文藝》復刊工作專題會議和縣委宣傳部部務會議上研究部署我縣文藝精品創作工作,起草了我縣“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目前,臺江縣《苗疆文藝》期刊已經完成復刊3期。完成縣級非遺名錄48個項目的采集編寫工作以及《臺江苗族刺繡調查報告》《反排村民族文化調查報告》及《民間故事》收集工作,完成臺江苗族民間故事收集70余篇15萬字。積極推送5篇文藝作品,入圍省委改革辦組織開展的“我與貴州改革”主題征文。

  文化服務精準有效。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按序時進度有序推進??h文化館、圖書館、苗族刺繡博物館等對外窗口全部免費對外開放,每天8小時以上。2022年,共接待72560人次。完成國家級、省級、州級和縣級非遺傳承人456人的信息完善工作。完成了第二批州級傳承群、第六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個名錄、臺江吉玉鳥文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兩個傳承人研修培訓基地項目申報工作。

  新征程催人奮進,新使命召喚擔當。當2023年的陽光普照大地,我們已意氣風發,走上新的趕考之路。全縣宣傳思想戰線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篤行不怠、勇毅前行,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譜寫錦繡臺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有力思想支撐、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1. 上一篇:州市聯合開展創文鞏衛調研工作
  2. 下一篇:施秉縣2022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責任編輯:熊明慧

主辦單位:中共貴州省黔東南州宣傳部 州精神文明辦版權所有:黔東南文明網投稿郵箱:qdnwmwtg@163.com郵編:556000

ICP備案號:黔ICP備2021007315號-1

技術支持:黔東南融媒體中心

  • 志愿貴州小程序

亚洲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wb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wbr>
<wb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wbr>
<center id="ce820"><noscript id="ce820"></noscript></center><small id="ce820"><tr id="ce820"></tr></small><small id="ce820"><div id="ce820"></div></small>
<small id="ce820"></small>